在城市出行版圖里,電動自行車憑借經濟實惠、靈活便捷的特點,深受廣大市民青睞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突破 3 億輛大關,且每年以 5200 萬輛的速度持續遞增。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,換電柜作為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難題的創新方案,正經歷著快速發展與變革。然而,近期行業內的一系列事件,引發了廣泛關注。
安全監管再升級,守護用戶出行安全
今年以來,電動自行車換電柜的安全問題成為社會焦點。在浙江寧波海曙區,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時發現,部分共享換電柜存在違規提供超過新國標 48V 鋰電池的情況,同時還存在消防設施配備不足、安全標識缺失等隱患。經調查,海曙區現有 8 家換電柜運營企業,在 443 個場所投放了換電柜,多集中于人員密集區域。隨后,海曙區檢察院迅速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,通過磋商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。收到建議后,相關部門以專班形式開展整治行動,全面排查了全區換電柜及快遞行業充換電場所,整改消防隱患 213 處,移除超標電池 51 個,并對 2 處違法行為場所立案調查。此外,寧波市相關部門還牽頭起草了《寧波市電動自行車換電柜建設管理工作方案》,目前該方案正在征求意見,有望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。
無獨有偶,內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區檢察院也開展了 “電動自行車換電柜消防安全隱患問題專項排查行動”。檢察官發現,新城區多處換電柜存在選址不規范、無監控設備、未配備消防設備等問題。針對這些情況,檢察院向行政監管部門制發了 3 份檢察建議。相關行政機關隨后印發通知,對轄區 61 家電動自行車換電柜經營場所進行全面排查,督促整治 5 臺換電柜由室內移至室外,拆除不合格經營 4 臺,斷電處理 3 臺。同時,針對蓄電池標識警示語模糊不清問題約談 4 家企業,并開展安全宣傳和滅火器材使用培訓。
這些舉措表明,各地正加大對電動自行車換電柜的安全監管力度,通過多部門協同合作,完善監管機制,消除安全隱患,保障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技術創新引領,提升換電體驗與效率
在技術創新方面,電動自行車換電柜行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。北京亦莊啟動的全固態電池電動自行車換電試點項目,備受矚目。該項目由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雅迪科技集團、智租物聯科技集團共同實施。純鋰新能源依托長期的技術深耕,打造了全國首套基于全固態電池產品為核心的 “充、換、管、用”4 大協同體系,將全固態電池技術首次應用于電動自行車領域。
項目首期在北京亦莊大族廣場和龍湖天街兩大核心商超區域,精準切入封閉可控的 B 端商超即時配送場景,如七鮮超市、山姆會員店、多點 DMALL 等駐店騎手配送服務,并將逐步向北京核心商圈及全國重點城市推廣。全固態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、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,有望為電動自行車用戶帶來更高效、更安全的換電體驗,同時也為解決城市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。
此外,一些企業還在換電柜的智能化管理方面不斷創新。通過 AI 調度系統的應用,電池缺電預警準確率大幅提高,單柜日均換電次數顯著增加。例如智萊科技代工的即刻換電柜,采用模塊化設計,可支持 10 種以上主流電池型號,極大地提高了換電柜的通用性和運營效率。
市場拓展加速,應用場景不斷豐富
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安全監管的加強,電動自行車換電柜的市場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。即時配送行業的迅猛發展,成為換電柜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力。據預測,2025 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 1.5 萬億元,騎手數量突破 1000 萬大關。對于外賣、快遞騎手而言,換電柜 “即換即走” 的模式,大大節省了充電時間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以外賣平臺為例,接入換電網絡后,騎手日均騎行里程提升了 40%,單日訂單量增加了 15%。
共享電單車市場也在加速向 “換電化” 轉型,切換為換電模式,這不僅降低了運維成本,還提升了用戶找車成功率。在民用市場領域,換電柜的換電習慣滲透率正 迅速提升。深圳某社區的換電柜日均服務居民超過 200 人次,有效解決了 “飛線充電” 等安全隱患,物業投訴率下降了 85%。
電動自行車換電柜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。安全監管的強化為行業發展筑牢了底線,技術創新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動力,市場拓展為行業發展打開了空間。未來,隨著各項政策的持續落地、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,電動自行車換電柜行業有望在解決城市出行 “最后一公里” 難題、提升城市出行安全與便捷性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,為城市綠色出行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。行業內企業應抓住機遇,積極創新,提升自身競爭力,共同推動行業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。